close


目前許多蝦友過濾器系統多為使用圓桶過濾或圓桶串聯,不外乎小弟也是使用這樣的方式過濾,而圓桶過濾的優缺點下篇轉PO文有詳細介紹,對於硝化系統的建立與穩定,"氧"扮演重要的角色,許多文章提到"將水位降低",讓雨淋出口接觸更多的空氣有提高蝦子的存活,意味的是,也提高硝化系統的運作率;小弟也有一陣子對此問題困擾許久,最後將雨淋出口提高水面,讓出水打在水面上,直接將空氣中的氧氣帶入水中,為了提高水中的含氧量與增加曝氣,將有毒物質帶出水裡,結果改善蝦子不明死亡原因的現象;增加水中含氧量對於蝦缸有易無害。

 

作者:緩慢 看板:器材
標題:[轉載]過濾系統與水族系統化學習修正版
時間:Jul 25 Mon 2011 21:07

 


作者: winterkiller (曲終人散的落漠) 看板: Aquarium
標題: [舊文]過濾系統與水族系統化學習修正版
時間: Wed Jan 16 19:07:57 2008

 


作者: winterkiller (該收了) 看板: witriver
標題: [水族] 舊文修改轉錄:過濾系統與水族系統化學習
時間: Mon Dec 10 20:59:25 2007

 


因為之前寄信問問題的幾位死魚不斷的朋友,使用的都是外掛過濾,之前掛號倒魚的許多版友也有許多使用此種過濾方式,然而外掛這東西充斥著不利於剛接觸或是喜歡養較多魚的飼養者之因子,在這邊先從範圍較廣的過濾系統說起吧。

 


上部過濾:為效能最強大的過濾系統,尤其是多層式的上部滴流式過濾更是讓裸缸水質保持清澈的最佳過濾方式,其優點不外乎水是先經過曝氣再通過濾材,隨時補充溶氧量讓濾材有著最大容積硝化菌存活並以最佳效率工作,停電時濾材也不會因泡在水中而缺氧使得菌群大量死亡,在上部過濾濾材內的硝化菌在停電後還可以存活一星期左右,因此除非是全草缸等不適合使用上部過濾這種曝氣過多的系統外,上部過濾是最穩定的選擇。

 


圓桶過濾:為一些不能過度曝氣系統逼不得以而使用的過濾系統,其優點跟上部過濾比起來為較安靜美觀,且不會讓草缸溶氧量過多還有co2逸散,但缺點為其乃一封閉空間,水流過所能挾帶的氧氣有限,因此硝化菌在濾材存活的量及活性並不如上部過濾那麼大,但由於在全草缸環境中硝化菌的角色並不如其他類型魚缸那麼的重要(詳見淡水草缸的過濾系統一文),所以在草缸部份它所培養的大部份皆是一些需氧量較低的異營細菌,來進行一些有機分解的工作,但是如果在一些非草缸的缸子作用時,它這密閉空間造成的氧氣量有限使得硝化系統規模被壓縮的狀況便會成為它跟上部過濾比較起來的致命缺點。

 


伊罕原廠很巧妙的做出了這樣子的濾材配置,設計出了第一層無孔隙陶瓷環,第二層石英石,再來羊毛絨的濾材擺設方式,有人就常在問如果圓桶要用來培菌不是整桶都塞石英石最好嗎?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圓桶是個密閉空間,氧氣無法隨時補充所以水流通過一次所能供給給硝化菌的氧氣量是有限的。因此,在圓桶內擺設超量的大面積培菌濾材完全是浪費甚至會使過濾效能降低﹝因為會讓需氧性較低的異營菌大量滋長壓迫硝化菌群生存空間,在跳脫全草缸環境下這樣是不利的﹞伊罕原廠很聰明的做出這種三層式濾材設計讓大面積的多孔隙濾材量降低,如此達到過濾器流量所能帶來溶氧量的最高效率使用。

 


由此可知,圓桶等封閉式過濾器重視的不是串接的量,同一顆圓桶串接再多加再多前置是浪費甚至是降低過濾效能的行為,因為整個封閉式循環的氧氣量就那一些,單跑各個圓桶讓他們的濾材能配合他們的流量達到最有效率的應用才是正確之道!此時又有人會問:那後面那些缺氧的濾材不就可以達到厭氧層來去除硝酸鹽?在養水晶蝦飼養者的操作上的確有此一說,不過在這裡討論的主要是養魚的魚缸,而如果在過濾器末端形成厭氧區也可能需要擔心硫化氫的問題﹝因為硫化菌也會生成﹞,而在許多人的經驗上硫化氫對蝦的影響似乎較一些敏感魚類如棋盤鯛等來的低,但很少人在用這種方式飼養一般魚缸,所以於樣本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暫且先不討論這一部份如果是養草的魚缸在過濾系統創造出太大的厭氧區加快脫氮速率的話,水草所需的氮源流失過快會成為一個問題。

 


我們能確定的是在一般魚缸中串接過多的圓桶及前置並不會使好氧性硝化系統增強,而一般魚缸中換水是降低NO3-量的最好方式。

 


一些使用濾材籃的圓桶也不是好圓桶,伊罕設計221x系列這種無濾材籃式過濾的人應該是個非常喜歡養魚的人,因為一但有了濾材籃水流往往會挑濾材籃旁壓力較小的空隙部份通過使得過濾效能降低,所以接手伊罕的後人為了迎合時代的懶人潮流推出了後來的有濾材籃的圓桶,甚至把221X系列圓桶也加入了單一濾材籃!如此反而是忽略了其老前輩最初的巧思。而有人說沒濾材籃清起來會很累!養魚本來就不是懶人的娛樂!而圓桶停電時因為濾材是被密閉在裡頭的,所以馬上就會有缺氧情況造成硝化菌死亡,如果沒有把桶子打開把濾材拿出來曝氣大概四到五個鐘頭這顆圓桶就廢了,這也是個麻煩的地方。

 


沉水過濾:基本上跟圓桶差不多,只是它的濾材數量很少所以一般不拿來當主過濾使用!不過有些純養草的缸子為了省錢會直接使用幾顆沉水過濾當作過濾系統。

 


外掛過濾:基本上個人認為是效能最差的一種四不像毫無用處可言的過濾系統,如果沒有讓它流行起來新手不知道會少死多少魚,它有個很蠢的設計便是它的水是先過濾材後曝氣,也就是它提供給硝化菌的氧氣量完全不及上部過濾,而它也沒有圓桶那麼大的濾材空間,全部的濾材也是泡在水裡面,因此硝化菌能建立的量及效能都有限,需要的時間也較長。

 


加上大部份外掛皆是橫向分層的,有分跟沒分一樣.....設計這東西的人根本就以為只要水流過去就會有過濾效果而忽略了過濾效能這東西,以前也有板友測試過外掛中水流流向根本十分紊亂,而且會因為各濾材當下堵塞情形不同而不斷變換,還有分層不確實有機物散布各處影響硝化菌作用,這些對穩定硝化菌群biofilm的形成都是不利的,過了濾材後會曝氣這點也讓草缸變得不適合使用它,因此用外掛的小缸在一開始的魚密度一定不能高,否則就容易跟幾位寄信來問問題的朋友一樣一直倒魚一直倒魚......目前親眼在親戚家看過的最高紀錄是放了十批倒了十批......怎麼救都沒用直到換了過濾才改善,推斷在一次倒魚過後整個過濾系統便被其他菌群侵佔而一蹶不振了。

 


而經過統整與討論,要提升外掛的過濾效能基本上有兩個方式:一為全部塞滿羊毛絨,盡量避免死角產生,讓濾材單一化導正水流 二為全部使用有孔隙陶瓷環並排列整齊,一樣是導正水流,只是基本上還是不要單純使用外掛來過濾比較好,因為它的培菌能力甚至比不上水妖精,在之前統計的496篇掛號文中,有85%的飼養者是使用外掛做為過濾系統,而至目前私人信件處理的一百三十五件問題中,有一百零二件使用外掛過濾,因此這種東西出問題的頻率之高實在不值得大力推廣。

 


底部過濾:在缸子外放一個大型隔層設計的魚缸當作過濾槽的過濾,一般用在大型魚缸,這方法擁有極為可觀的濾材容量,就過濾角度來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如果缸子本來就沒有配合他的孔洞設計的話設置起來會頗為麻煩!加上大型抽水馬達聲音蠻大的,不一定人人都能接受,另外還有停電或設計不良時容易淹水的問題通常設計此種過濾系統需要比較專業的管線設計人員。

 


背部隔板過濾:跟沉水過濾差不多。

 


生化棉水妖精過濾:短鯛缸或孔雀缸或七彩繁殖缸最常用的過濾系統,它一般需要一個月的運作時間
才有足夠菌量維持一系統,根據餵食量及魚量多寡決定要洗棉的時間,一般大約三週用原缸水清洗一次,只是它的效果有限,如果想要缸子不受藻類侵襲或是水質維持良好的話最好常常換水。

 


底砂浪板過濾:對養魚新手來說最穩定的過濾系統!尤其跟上部或外掛過濾搭配時,詳細請搜尋板上關
鍵字"吸底砂" 及"底砂浪板過濾系統"兩篇文章。

 


再來要談的是個系統化的概念,養魚是設立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內的所有環節能互相連動運作正常才能夠讓此系統延續下去,因此無論是燈光、過濾、魚隻種類數量、管理手法等都需要一個系統化的學習或移植,比如說上面圓桶舉過的例子,三層式濾材有它的維持手法,單一式濾材有它的維持手法;

 


這個牌子的燈具搭配這牌子的燈管搭配這牌子的過濾器濾材和配合他們的管理方式得以撐起這一等級的系統不代表其中之一被換成別的牌子以後,這個系統還一定能維持平衡,也因此水草缸不是打個燈弄個圓桶加個肥料這麼簡單就可以建立長久的,洗過濾器的頻率、種得草種、燈光及肥料、CO2的配合,魚隻的密度、過濾器濾材種類的挑選等等都是連動的,管理上講求的是一整套的系統,也因此一個真正有良心的業者,就是有自己的一套規格不允許顧客輕易改變的業者,問他問題時他會以你的系統不是他的規格來拒絕回答你的問題,因為除了一些基礎問題外他確實沒有辦法回答,比如說以燈具來講好了,他使用的燈具配置是他長年經驗用以搭配他的系統配置,如果把這燈具用在非他規格的系統,以他的一小段方法接別人的一小段方法未必可以接的上,這液肥配這燈光配這草可以種很好不代表其中一項改變後一樣會有同樣的表現。因為各個生物體間充滿了太多的遺傳變異,沒有一套系統能概括承受所有物種個體帶來的影響,每個業者及玩家基本上也只是根據自己長年下來的可用經驗在有限範圍內去操作。

 


老實說比較不負責任的業者或飼養者要唬人的話很簡單,隨便講都可以有一個小小飼養者絕對無法查證的理由!因此會隨意給不是自己系統問題明確答案的業者反而是不負責任的業者或飼養者,好的業者及飼養者會讓對方瞭解所謂"系統"的概念。

 


所以在這邊也要做一個宣導(其實之前文章都有提過很多次了),不要拿不同系統的東西來要另一系統的使用者回答用法或是為什麼會出事等等的問題。因為這是很不切實際且很不禮貌的,好的業者也正是因為對自己的系統做法有所堅持才得以成為好的業者,許多問題如果要做學理上面的探討必須自己去找答案,看論文也好,委託研究單位實際測試也好。要農夫回答學理上的問題太強人所難了,生物這麼複雜的東西連科學界的專業人士都只有瞭解一小部份了,何況一般人呢。水族業者跟玩家不是科學家,只是農夫,農夫就是依照自己的經驗來種植作物,在自己的系統架構下什麼最適合當然是每天跟其相處的他們最知道而把另一種系統的東西拿來逼問業者就跟拿另一個氣候區的耕田方式來逼問農夫能不能用一樣。

 


一般業者遇到的這類問題,很多都是從網路上來的:使用t5為何不好?某某品牌過濾器為何不好?我想要養這麼多魚為何不行?怎麼樣的濾材配置為何不好?為什麼你要堅持這品牌的肥料?為什麼你要堅持這類的過濾?老實說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問題,為什麼不好?為什麼不行?就這業者所創造出的系統的使用經驗上這就是比較不好。

 


為什麼要用這品牌的東西?因為就這業者所創造出的系統的使用經驗上就是這品牌好用如此而已,強迫人回答一些連科學界可能都無法完全解釋的問題,會讓人感覺非常不好甚至惱怒的就跟到農田裡問農夫:這水為什麼要澆這麼多?這秧為什麼要這樣插?我要澆這麼多水不好嗎?為什麼不好?我要這樣插不行嗎?為什麼不行?請嚴謹的加以解釋!老實說不被打被討厭才怪呢。

 


所以不要再把不同系統的東西拿來和別系統的人討論了!尤其是整天在被問的業者,老實說如果換個角度我們自己下去做也會很煩至於如何做出可用系統我在以前的文章也提過,我們一般人沒有那個能力擁有許多的缸子設備進行測試,所以每個人家裡的事件都算是個案,而好的業者已有過無數次的設缸及管理經驗,他們的方法搭配他們的規格系統以及他們客戶提供的資料,讓他們的系統得到最廣的適用度,而店裡的缸子更是讓人眼見為憑的證明,當然可信與否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因為有些水族館是用高頻率的翻缸換景來掩飾自己系統不夠力的問題,而觀察個半年一年都沒出問題的系統,就是值得學習的系統!

 


而學習時便要接受全套的規格,如果又自行隨易至網路上查東查西混雜一些別的東西進來其結果便很難保證跟原業者的系統相同,出問題時也沒辦法找業者幫忙解決,而網路呢?基本上在網路上回答一些問題根本是瞎子摸象,第一,不是自己的系統,第二,發問者敘述的不完全或觀察錯誤,第三,沒親眼看到魚及動手下去操作,比如說在網路上幫人解決設缸太快放魚,需要更快建立硝化系統的問題,如果有舊缸的話一般都會建議拿他的舊棉來擠,但是沒有親手下去操作我們根本無從得知其舊缸的狀況及他擠的量的多寡、擠的地方是否適當;過濾器久沒洗會建議他清洗,但沒有親手下去操作我們不知道他是怎樣洗法的;因此在網路上隔空指揮充滿了許多的風險,在給建議時自己心裡也會很不安,因為沒人知道這方法在他那系統的表現會是如何!生物這東西又充滿了許多的個案和不確定因子!

 


在這邊有個故事,就是北部有位草缸系統設計的高手,常幫許多公司行號大老闆設立及維持草缸,其中有一個不到五十萬的case,那老闆設了兩缸規格一樣的草缸,一缸由那業者管理一缸由那老闆自己管理,而業者管理的草缸狀況一直比老闆自己管理的好,於是老闆也開始照抄業者的管理手法比照辦理,結果還是比業者管理的缸子表現差,老闆覺得很納悶就跟業者交換缸子管理,結果業者管理的缸子還是比老闆自己管理的好!一樣的規格一樣的操作手法喔!

 


這顯示出了就算是一樣的方法在不同人的手裡會有不同的效果,因為每個人的經驗和觀察力及瞬間判斷力都不同,對水族這種由各個環節所組合起來的生態來說一個微細的調動都有可能造成不一樣的結果,連這樣子貼近的教導出來的結果都會有所差別了,何況網路上的隔空教導呢!加上水族有很多操作其實是不
可逆的,已發生的魚病或系統問題不一定有方法可以解決,提出的方法也不一定是造成問題消失的原因!所以養成自己的判斷及執行力是。很重要的

 


養魚最怕的是四處看東看西,網路上看業者問書上查,每個地方都接一點過來使用,最後成為四不像,沒問題還好有問題誰都不知道能怎麼解決,比如說某一網站說這水量草缸用這樣子的光量,但他沒比較各牌燈具的反射板以及配合各牌燈管的適用度,沒比較用這樣的光照要搭配哪牌的過濾怎樣的濾材,沒比較用這樣的光照要搭配哪牌的肥料及用量,沒比較用這樣的光照要配合怎樣的洗過濾及換水週期,沒比較用這樣的光照要配合多少的CO2量等等。

 


一個草缸有太多要考慮的因子了,而網路和雜誌上的資料只是一些片斷瑣碎沒系統的知識,紅蝴蝶要紅,
光照重不重要?重要,肥料重不重要?重要,C/N比重不重要?重要!而要如何在這些之中取得平衡,就需要用經驗去做搭配了!所以說要建立一個完整可行的系統最快的方式就是移植一整套可行的系統規格,這也是養魚﹝尤其是碰觸經驗較少的領域時﹞最重要的方式,可以讓自己少堆一點屍體就能夠進步到某一個程度。

 


而有人就會問為什麼不能完全跳脫經驗法則讓學術上的專業來引導一切呢?因為就目前在全世界的觀賞魚界來講根本沒有可用的專業,連各大學水產養殖系的教授對觀賞魚這塊領域都沒有什麼研究,最主要是因為這領域市場實在太小了,沒有科學家想要花大量的精神時間去完整研究這小鼻子小眼睛的東西,因此能看到的都只有片斷-草怎麼種,肥料系統要怎樣比較好,過濾怎樣才較有效率,光照怎樣最適合!

 


卻沒有人能將他們完整的結合起來,就學理上要將他們結合也很難,因為我們缸子裡的魚和草常是世界各地集合來的,每種真正適合的環境皆不盡相同!而生物又充斥著個性、個體生理上的差異。在缸中不同的水流方式及草種配置造成的養份分布結果也不會相同,一切的一切都訴說著水族這塊領域有多麼的龐大,要說有個定理通則能一而概之,我想只是我們高估自己了!也因此我們最能做的就是不要在別人的系統下舉例自己看到的個案,這樣往往會害死那些剛起步的飼養者,有些特殊的方法不是說不可行,而是要搭配其特別的管理方式才能有效果!如果要舉那些特殊方法當例子就要先請教好那系統的一切相關知識再放到網路上讓人參考,我想這是必須要做到的!這也就是所謂的水族系統化學習概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甘 的頭像
    阿甘

    阿甘的水族生活

    阿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